神秘的萨满 神秘的“跳大神”
2024-06-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466
“跳萨满”是满族传统宗教萨满教的一种祭祀形式,民间俗称“跳大神”。3年前,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国内首次举办了《清代萨满教祭祀展》,展览出几十件罕见实物和大量图片,向观众揭示了神秘的萨满文化。
满族入关前,凡祭祀必“跳萨满”。入关后也未放弃萨满祭祀的古俗,乾隆年间还颁行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使萨满祭祀更加规范化、典制化。此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成为清代“国祭”,与其他国之大典并行不悖。
选择萨满有说头萨满,据说是通古斯语的汉语音译,是“知晓”的意思。萨满文化是以萨满教的宗教仪式为核心的文化,是中国北方原始文明的核心。
萨满文化作为古代文化的集合体,几乎囊括了北方人类宗教、历史、经济、婚姻制度、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其代表内容有萨满歌谣、萨满舞蹈和萨满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剪纸、刺绣等)。
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后相隔数年后,产生出下一代萨满。新萨满被认为是上一代萨满的“神灵”选择的。因而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胎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都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学会祭神的祷词,熟悉萨满宗教活动的内容。最后考试时,跳得神志不清,才被认定这是萨满“神灵”已附体,这才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
萨满必须有“神帽”、“神衣”、“神鼓”等一套用具。“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帽架,帽顶前侧有一只铜制的鹰,后侧是两根铜制鹿角,角叉的多少表明萨满的品级。“神衣”是紧身对襟长袍,一般用鹿皮制作,周身上下缀有铜镜、小镜、腰铃等。下身后侧是飘带。“神鼓”以板条做鼓边,用山羊皮、小牛皮或狍皮做鼓面。萨满跳起“神”来。有节奏地敲“神鼓”,大小铜镜和腰铃相击作响,飘带四飞,俨然如沙场上的勇士。
萨满在鼓声中疯狂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萨满就是装神弄鬼。他们穿上奇奇怪怪的衣服,说些听上去完全不着边际的话或唱着舞着跳着,有时还喝鸡血或吃生肉,很吓人。实际上,“跳大神”就是萨满的正常工作。萨满的“跳神”一般在三种情况下进行:一是为人治病;二是教新萨满;三是举行祭祀仪式。
一般来说,“跳大神”要有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是萨满,还有一个助手,被称之为“栽立”。
萨满为人治病的跳神仪式是这样的:傍晚,在患者家中,点燃一种木本植物,发出香气。届时,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盘腿坐在西北角的专门位置上。萨满打几个哈欠后,开始击鼓。然后起身,边击鼓,边跳跃,边吟唱。萨满唱一句,“栽立”和参加跳神仪式的人们伴随着合唱。鼓声渐紧,萨满下巴哆嗦,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双目紧闭,周身摇晃,表现出一种痛苦情状。这时,有人拿出一团烧红的火炭,放在萨满脚前,谓之“为神引路”。
当鼓声停息,萨满开始浑身大抖。按萨满文化的解释,此时的萨满已由“祖先神”附体。于是,萨满开始问:“你们请我来有什么事?”病人亲属回答:“因家人患病,惊动祖先来给看病。”这时,萨满再击鼓吟唱,要求供祭某种祭品。
如果萨满认定病人的灵魂被恶鬼掠去,这“神”就跳得更热闹了。萨满要在想象中远征沙场,与恶鬼搏斗,直杀得大汗淋漓、物我不分……萨满“跳神”时间长短不一,视病人症状轻重,短则半小时,长则1~2个晚上。“跳大神”最受非议的就是治病,人们不相信不看医、不吃药,仅让萨满舞舞扎扎地跳一通,病就会好。特别是发现有些人利用跳神治病来骗财骗物后,“跳大神”开始声名狼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更被视为封建迷信、装神弄鬼而遭到禁绝。
萨满表演越来越罕见了
祭祖仪典是萨满教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多年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还保持着这种特色。祭祖多于春季举行,又称“四月会”。
鄂温克人举行祭祖仪典时,将“祖神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挂日、月模型和萨满的面具,树间皮绳上悬挂驯鹿或犴等动物的头、喉、舌、心、肺以及四肢和尾巴,兽头朝向祖神;祭祀场所附近的树干都涂抹上兽血。
达斡尔人在聚会的第三天,萨满会将本氏族男女老幼集中在一处,绕以皮绳,三次将皮绳收紧又再放松,若皮绳长度有所增加,即认为是人丁兴旺的预兆;众人从绳下钻出,认为可免灾祸。当夜,萨满还要模仿飞禽的动作和鸣叫,举行吃血仪式,并将牛羊血抹在众神偶像嘴上,以求福佑。
近两年,在吉林省伊通牧情谷旅游风景区神鹰山开设一个萨满祭坛表演场。在那里,人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70岁的满族老人石宗祥佩带沉重腰铃,手拿“神鼓”和马叉,跪在地上,有节奏地敲响鼓,伴随着鼓的韵律,老人哼唱起了苍凉而又极具韵味的“神曲”……据说,他身上的腰铃是祖上传下来的,有10多斤重,共有48个铁铃。他表演的是萨满祭祀中的一个片段,叫“野神祭”。
这位满族石姓萨满第九代传人说:“这东西不能挣钱,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了。”萨满这种文化是否能传承下去,满族老人非常担心。
萨满死后葬在树上
萨满最初多是女性,以后男萨满逐渐多起来。萨满有家萨满和野萨满之分,在氏族血缘纽带较强的时代,家萨满的地位远远高于野萨满。家萨满主持氏族的各种祭祀活动,其中以祭天、祭祖为主,所以家萨满多是建州女真人;而野萨满则是用“跳大神”来为崇信者“驱邪除病”,他们多是别的部族的女真人。
建州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后,满族氏族社会迅速向封建旗制发展,家萨满势力日益衰落,除了按例举行的祭天、祭祖外,几乎不再有其他的活动。而以驱邪治病为名的野萨满却兴旺起来,受到民间的推崇。这也是人们后来只知道“跳大神”而忽略或淡忘了萨满教的一个原因。
萨满地位崇高,所以萨满死后的葬法与普通人是不同的。
据黑龙江省宁安县志记载:过去萨满死亡,他的遗体要葬在树上,至今人们还偶尔能看到这些树葬的遗迹。萨满树葬,可以说是天葬的一种形式。安葬萨满,族人要选树干粗大枝叶繁茂的树木,在树干上凿出空穴,把树枝穿入其中,然后将萨满的棺木架在上面。据说,这种树葬方式象征萨满的灵魂能攀上天树,重返天穹。后来,土葬逐渐代替了树葬,但将萨满的衣帽和其他“神器”随葬的习俗一直沿袭到上个世纪。
孩子出生就见萨满
满族的生育习俗很有特色,而这些习俗活动都少不了萨满主持或参加
满族信奉萨满教,因此,若三十无子,则要请萨满求子。妇女怀孕时有诸多禁忌,不准坐锅台、窗台、磨台,不准参加他人婚礼。孩子出生前,要请萨满向佛托妈妈(类似汉族的子孙娘娘)祷告。产房不能设在西屋,孩子出生时,炕上要铺草,孩子生下来,叫“落草”。生的如果是男孩,则悬弧(树条作成弓形,中间插一羽毛作箭)于门左;如果是女孩,则挂红布于门右。孩子生下第二天,,要请儿女多、身体好的妇女给他喂第一次奶,称为“开奶”。然后,在第三天时为孩子行沐浴礼,用放了槐树枝、艾蒿叶的水给孩子沐浴,并说一些祝福的话。再用姜片和艾蒿给孩子擦身,用新布沾茶水擦婴儿的牙床,婴儿大哭为大吉,称“响盆”。用一根大葱打婴儿三下,是“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之意。孩子生下第七天,要抱进摇车,称“上车日”。孩子满月,挂上长命锁,取名。满百日时,娘家送馒头一百,谓之“蒸(增)百岁”,送钱一百,谓之“百岁钱”。满族有睡“扁头”的习俗,即让婴儿仰卧,枕内装小米或高粱米,名为“睡头”,时间长了,后脑勺就变扁平了。
满族还有一个习俗是“换锁”。孩子降生时,悬于门外的弓矢和红布条,待其满月后收回拴在子孙绳上,放在西墙的子孙袋中。向佛托妈妈祭祀求福时,将子孙绳拉到院中柳树上,萨满用柳枝给孩子洒水,意思是“驱除邪魔”。然后,将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孩子身体上,三天后,收回放到子孙袋里,因五彩线俗称“锁线”,所以此俗称“换锁”。
萨满眼中“柳树是神”
柳崇拜是萨满教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自然崇拜中处于重要地位。柳图腾崇拜在一些少数民族先民的心目中,具有神秘的宗教功能。
裕固族萨满每年六七月间举行家庭祭天仪式,在祭坛上要树立“神杆”。这“神杆”必须用柳木,柳枝上缠着羊毛或各色布条。这表示柳木可以通天。
赫哲族萨满“跳神”时,用柳树条弯成一个半圆圈,像儿童跳绳似的跳上三次。随后,在场的族人都各跳三次,并唱“鸠神歌”。按赫哲族的说法,跳进柳圈则意味着进入神灵施展威力的保护圈内,一切邪魔都不敢侵犯。
达斡尔族萨满每隔三年在三、四月之间向“众神”进行一场血祭,为族人们消灾祈福。萨满所祭的12个“杜瓦兰神灵”,都是由选取的各类杨柳树来代表。在萨满教中,柳就是神灵的象征。
鄂伦春族的萨满在举行治病仪式时,会手持柳条,为病人诵念祈祷词后,摘下柳条上的叶子,抛向前方,认为这样会引导病人恢复健康。柳树易栽易活好繁殖,所以萨满认为“柳神”会赋予人以新的生命力。
300多年前,有一条1300余公里的壕沟土堤横亘在东北大平原上。这就是顺治、康熙朝修建的“柳条边”。清朝统治者修这道边墙的目的是为了实行种族隔绝,禁止汉人越过边墙打猎、放牧和采人参。为什么叫“柳条边”呢?因为壕沟上每隔5尺插一根4寸粗6尺高的柳条,柳条间用绳连结成篱笆状,称之为“插柳结绳”。至于为什么偏要在壕沟上栽种柳条呢?当权者有两个考虑,一是柳树易栽易活繁殖快;二是满族人对柳的崇拜会导致人们爱护柳条,不会乱砍滥伐,这对于柳条边的保护很重要。
萨满教在鸟中崇拜鹰和乌鸦,在植物中崇拜柳树。在萨满活动中,与柳的关系似乎比乌鸦更紧密。
源自萨满舞的太平鼓
萨满教衰落了,萨满也销声匿迹,但萨满舞中积极的文化内涵却在民间得以传承。流行于京西地区的太平鼓就是从满族祭祀、祈福、驱邪、庆喜的萨满歌舞演变而来的民间舞蹈艺术。
太平鼓是种有柄有环的单面鼓,圆形,鼓面用羊皮做成,鼓边上配几个红色绒球,鼓柄下端拴若干铁环。耍鼓时,表演者一面击鼓抖环,一面腾挪跳跃。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鼓点打得上下翻飞;女孩儿的舞姿柔韧,轻巧,很美很俏。鼓与腰铃并用这一显著特征,是最明显的满族萨满“跳神”的痕迹。太平鼓是由辽东传到辽西,跨过长城逐渐传入京畿的。与萨满“跳神”活动相比,太平鼓活动除了在形式上保留了一面“神鼓”外,与祭祀活动已经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了。但是,人们潜意识中的“神鼓”保平安祈盼太平的意念依然是太平鼓得以绵延的动力。
传统的太平鼓舞蹈规模不大。清末年间,玩鼓的多是妇女,她们只在自家庭院结伴玩耍。日伪时期,日本人摧残中国民间文化,太平鼓几乎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后,为庆祝解放,太平鼓艺人加入了游行的队伍,太平鼓从此才变得壮观起来。令人难忘的是1984年10月1日,京西太平鼓以二百多人的庞大阵容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游行大军。太平鼓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第一次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