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利用蔡寿祺这一参劾,假小皇帝之名,亲书谕旨,着革去奕一切差使,并善后安排诸大臣和亲、郡王替代奕诸职。于此,可见慈禧欲打击奕之决心和手段。
但是,奕也决非一下子就可能打倒的。慈禧假皇帝名义的谕旨颁发后,惇亲王奕惇立即进折为奕申辩,五天后又有醇亲王奕譞上折为恭亲王请命;通政使王拯、御史孙异谋亦各具折,均请“酌赏录用,以观后效”。
此后,诸亲王、大臣亦纷纷上疏,朝廷舆论一时间指皆斥蔡寿祺而倾向奕盉。慈禧眼见事态急转直下,欲重治奕根本不可能,不得不偃旗息鼓,收兵作罢。于是,奕复被录用,只是被撤去了议政王衔;奕于两宫召见时亦假惺惺地洒下了一把辛酸泪。至此,紫禁城内持续了39天之久的一场政治风波始告平息。
此次奕与慈禧的权力之争,就奕而言,是极尽全力应付了一场突然袭击;而慈禧的行事又未免草率荒唐。慈禧实在是低估了奕的实力及其影响;奕毕竟是小皇帝载淳的堂堂皇叔,参与朝政多年,于朝野上下树老根深,党羽众多,又建有匡扶社稷之功,且有外国侵略势力做靠山,绝非旦夕可以动摇者。所以,任凭慈禧的“杀手锏”威力再大,也不可能轻易就将奕打倒。
奕和慈禧的这番权力较量,毕竟还是以慈禧的小胜而告结束的。奕被免去了议政王衔,促使他认识到不可太为张扬,因而此后也有所收敛;他还认识到只可与慈禧较量而不可触怒慈安,否则会造成两宫合力同心之险局。此后,奕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亦不忘伺机反击。
同治八年诛杀慈禧宠信太监安德海,即是奕吸取此次教训,利用慈安而达到目的的。
在此之后,虽然慈禧始终把加强个人的独裁权力放在第一位,而奕也并未伏首甘伏,双方的权力之争波澜起伏,几起几落,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慈禧一直在寻找狠狠打击奕的新的时机。光绪十年(1884年),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年,法国入侵越南,把中国在越南的军队赶了出来,并把战火烧到了中越边界,中法之间已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战争。慈禧立即抓住这一时机,假公事而泄私愤,以奕办事循旧、固执己见为由,彻底罢免了他,并且改组军机处。至此,慈禧的统治地位大大巩固。虽然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但慈安太后无意政事,慈禧便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