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山田正行教授对此有深刻的见解。他以性暴力为例说,把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性暴力解释为军队混乱所造成,是不对的。他提出,当时日本军队纪律较严,没有混乱,各种迹象表明,大屠杀期间的性暴力是军方下令进行的,希望通过性暴力打击敌人。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日军士兵的胁迫下,中国男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女性被侮辱,很挫败、很沮丧,而男性的无能为力会又使中国女性充满蔑视和悔恨。
山田教授以他在云南的调查为例,云南一个农村的25名妇女曾遭到日本士兵的性暴力。每个妇女至少受到5个日本士兵的轮奸。山田教授推断说,这样的安排说明日军有敌对的环境中生理、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种性暴力事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犯罪。他说,性行为的隐私性与集体性暴力的公开性是矛盾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上面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这是作为作战战略来执行的(注:见《学术沙龙:南京大屠杀中性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并参照本人听演说的笔记。)。
山田正行教授的推断有根据吗?还是让事实说话。
的确,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强奸案件极少是单人所为,多数情况下,成群结队的日军当着受害者家属进行犯罪。国际安全区主席拉贝记述到:“昨天夜里[按:指1937年12月16日夜]约有1000名姑娘和妇女遭强奸。此时听到的消息全是强奸。如果兄弟或丈夫们出来干预,就被日本人枪杀。”[11]156身处南京的德国大使馆政务秘书罗森报告称:“每晚都有日本兵冲进设在金陵大学院内的难民营,他们不是把妇女拖走奸污,就是当着其他人的面,包括当着家属的面满足他们的罪恶性欲。同谋犯把受害者丈夫或父亲拘留,并迫使这些人充当他们败坏自己家庭名誉见证人的情况屡见不鲜。”[12]327
当时,藏匿意大利驻南京总领事馆的教导总队辎重营长郭歧所记述的一个案例更加完整,是对山田正行教授理论的典型注脚:
那一天,隔壁洋楼门外来了几十名鬼子兵,领章有黑有黄,但却既无部队番号,又无官长……先把大客厅里的男人统统撵走,再将半老徐娘们拉了过来,当着小孩子的面,光天化日,明目张胆,就在大客厅里,把半老徐娘们的衣裳剥得精光,然后集体演出丑剧,三对一,五对一,去而复来,周而复始……孩子们几会见过这种骇人的场面,一个个的全都吓哭了……客厅外,庭院里,那些女人们的丈夫们,一个个失魂落魄,面红耳赤。有人伏在墙上,哀哀的哭,有人双手抱头,木立不动……一个兽欲已达,裤带犹未系好的鬼子兵快步走出门来,上了大街,又遇见了一队鬼子兵,又是好几十名……这一批紧跟着又一哄而入……[13]167-168
“领章有黑有黄,但却既无部队番号,又无官长”,说明日军有意识隐瞒身份;不让走远的中国男人们的难堪,说明日军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公开地呼朋唤友参与,说明日军知道在南京强暴妇女不会被惩处。松井石根坦承:“这些坏事都是在混乱的战斗中发生的,因此,没能对所有肇事者进行审判也是无可奈何的实情”[6]194,松井的解说说明了日军官兵之间的默契。
把暴行作为战略手段,是侵华日军的一大“发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由此方可得到逻辑通顺的解释:南京大屠杀绝非战争状态下的偶然事件。此后,慰安妇制度推广到日军整个占领区,来维系日军战斗力,也是出于同样的战略考量。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日军的战略时机选择环环相扣,虽表面常有出人意料之处,而内在逻辑一致,南京大屠杀是日军战争战略演进的自然结果。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远近原因,才能全面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长期以来,日方资料、特别是来自南京大屠杀指挥者的资料,在屠杀发生的根本原因上不断制造头绪,转移注意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以松井石根和他的副参谋长武藤章为例:1946年3月8日,托马斯·莫罗上校审问松井石根,问他1937年12月13日至16日进城的日军是新部队还是老部队,是否由富有经验的军官指挥?松井明确回答:“他们都是由有经验的军官指挥的训练有素的部队”,“我从没有听到这些军队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有劣迹。”[9]222-2231946年4月22日,埃尔顿·海德等审问武藤章时,武藤表示:“在南京和马尼拉犯下暴行的军队是在匆忙中招募的,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9]278何故如此矛盾?看了后文才知,原来,松井石根是想说明,他指挥的部队纪律严明,自己要求又非常严格,不可能进行大屠杀;而武藤章却想说明,从1915年派兵西伯利亚后,日军暴行渐增,南京是发生了暴行,但他为改善日军的教育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都只是为了对自己有利,强调不同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纠缠于南京的日军是老兵还是新兵、日军士兵当时是否有饭吃之类的枝杈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讨论屠杀的发生,是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
参考文献:
[1][日]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M].齐福霖,等,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日]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M].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4][日]今井武夫.今井武夫回忆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5]王卫星,雷国山.日本军方文件[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王卫星.日军官兵日记[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8册.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外务省警察史:支那之部(中支)在南京总领事馆:第48卷[M].不二出版社,2001.
[8][日]堀场一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9]杨夏鸣.东京审判[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7册.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钮先铭.佛门避难记[M].张生,编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3册.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2]张生.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册.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张连红.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M]∥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3册.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