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为什么能打赢骑兵
2024-10-29 虎思国学网 阅读 981
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步兵和骑兵都是战争的重要部队,骑兵是步兵的克星,然而却有很多的战役是步兵战胜骑兵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步兵何以战胜骑兵吧!
在欧洲中世纪晚期到现代早期(14-17世纪)的一系列军事变革中,步兵革命是最早发生的。曾经所向披靡的重甲骑兵在多场著名战役中,被装备简陋但训练有素的步兵击败,骑士称霸野外战事的时代一去不返,步兵的地位极大提升,并逐渐开始成为欧洲各国的主力兵种。
很多历史学家将1302年的金马刺之战视作步兵战胜骑兵的典范,并认为这场战役预示着步兵革命的开始。实际上早在骑士制度处于全盛时期的11、12世纪,就偶有步兵击败骑兵的先例。
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征服者威廉的军队发起了冲锋,盎格鲁-萨克逊步兵手持长斧和长枪坚守阵型,诺曼骑兵最开始的冲击未果,阵前躺满了被砍倒的战马和军人。1106年的坦什布赖战役,英王亨利一世的下马骑士(作用相当于步兵)发挥关键作用,战胜了诺曼底公爵罗贝尔·柯索斯的骑兵。1176年,日耳曼骑士在意大利北部也败给了伦巴第联盟的长矛兵。
在中世纪之前的古典时代,步兵更是主流兵种。马其顿步兵方阵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中立下了不世战功,罗马以步兵为主的军团在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漫长岁月里一直是罗马霸业的中流砥柱。从长期历史来看,14世纪的步兵革命称作步兵复兴或许更加合适。
中世纪封建制度确立后,贵族骑士阶层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某种意义上中世纪就是一个骑士时代。主要由农民组成的步兵社会地位低下、装备简陋、毫无自信,彻底沦为陪衬角色。需要指出,骑士只在野战中是决定性的角色,在攻城等更常见的战事中,骑士除了下马变为步兵以外无用武之地,步兵是不可替代的。
从纯粹战术角度考虑,两军对峙时,骑兵从正面发起的冲锋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威慑。经过训练的步兵只要不被骑兵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巨大声响吓到,严守阵型而不给骑士留下冲击空间,那么骑士的战马很可能止步不前或者在步兵阵前转身而走,而如果玩命的骑士冲倒前排步兵,后排的会毫不犹豫补上,以保持阵型不破。
这种情况下,对步兵的心理素质和战术纪律要求非常高,这样的素质能力不经过有效的组织和培训是很难获得的。一旦步兵阵型有空隙或者有人逃跑,骑兵的冲击力就能尽情发挥。
骑兵可以利用步兵阵型过于严密不利于转身和变阵的情况,从步兵侧翼和身后发起突袭,这是充分利用了骑兵的速度优势。所以很多情况下步兵的侧翼要么利用地形障碍,要么有骑兵或弓箭手保护。步兵还有一个固有的缺陷,排列阵形时防御最薄弱。
黑斯廷斯战役最后的胜利者是威廉公爵,但哈罗德的失败不是因为防守阵型出现了破绽,而是盎格鲁-萨克逊步兵喜欢贸然追击溃散的敌军。这一点很快被威廉洞察,于是他的骑兵多次诈败诱使萨克逊人追击,脱离了密集阵型的萨克逊人就成了骑兵宰割的羔羊,白白消耗了有生力量。同时,威廉的弓箭手给失去盾墙保护的萨克逊人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英国长弓手和瑞士长矛兵在中世纪晚期为步兵兵种赢得了失落已久的荣光,并加剧了封建骑士制度的衰落,这固然是步兵相对骑兵已有的优势,比如远距离杀伤和密集防御阵形,但运用战术、地形、天气因素增加优势、控制劣势,也同样重要。
在克雷西战役中,英国长弓手部署在山坡上居高临下,两侧有河流、村庄、森林掩护,同时在阵前安置壕沟、钜马、铁蒺藜,甚至步兵以保护长弓手,以防敌军近身攻击。
瑞士长矛兵则多次选择狭窄战场限制敌军骑兵的迂回能力;瑞士人还擅长在森林和雪雾掩护下快速行军,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逆光的因素也被利用,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战役和瑞士-勃艮第战争中的穆尔滕战役,英国人尤其是瑞士人充分利用对手处于逆光的劣势,成功击败了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