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占儿媳的唐玄宗李隆基用何种方式保住性命

2025-02-0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452


唐玄宗画像

  朝廷“一把手”,不少人都玩过“罪己诏”。有好事者曾做过统计,包括“洪宪皇帝”在内,中国历史上总共有80位帝王下过“罪己诏”。

  按说,他们刀枪在手,“真理”(天子圣明,罪臣当诛)在胸,走卒鹰犬不计其数,怕谁?倘若看谁不顺眼了,关管杀判,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哪里用得着玩此等栽面小伎俩?

  然而,世上之事它还偏就复杂在这里,有时候长枪大炮无济于事,“真理”也解决不了问题,不玩“罪己诏”还真的迈不过坎。比如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狼狈逃亡途中突遭马嵬坡兵变,“罪己诏”你玩不玩?尽管他发布的是所谓“面诏”,口头上的玩意,并非白纸黑字,但君无戏言,你敢忽悠愤怒的士兵?结果,杨国忠人头落地,杨玉环白绫处死,依仗“真理”强占儿媳的李隆基这才狗命得保……

  这说明个甚?这说明所谓“罪己诏”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玩的,不是朝廷处在危难之时,便是“一把手”或皇位不保,或命悬一线,同时也说明它有时还多少管点用。

  然而很多玩“罪己诏”的“一把手”并没有这么幸运。当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官民矛盾不可调和,时代脚步越过蒙昧阶段,芸芸众生逐步觉醒之后,“罪己诏”就不灵了,尤其玩油了后,非但收拾不了人心,甚至还会成为笑柄。著名者如朱由检,他的那些个“罪己诏”,不过一厢情愿的救命稻草。

  朱由检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登基的。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啼声初试,中国社会则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历史出现了新的节点。然而,这座东方城堡却已千疮百孔,周身溃烂,无一处不流脓:政治黑暗,吏治腐败,阉党横行,社会混乱,民不聊生……各种矛盾尖锐对立,一触即发。坐在火山口上,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大明”,此刻迎来了它的末代皇帝朱由检。

  崇祯是在生产关系推陈出新的吶喊声中上台的,尽管他怀有刷新政治的抱负,求治心切,几乎一登台便剪除祸国殃民的阉党集团,大力平反前朝的冤假错案,重新起用遭迫害而幸存的东林党人,竭力收拾知识分子人心,除旧布新,励精图治,但他没有(也不可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的是一个既专制独裁,又日趋腐朽没落的政权。再加上“朕即国家”这种封建理念赋予他的刚愎自用、多疑猜忌性格,以及走回头路(前朝宠信宦官,他在对官员大失所望后重蹈覆辙),他的种种努力,注定不是付之东流,便是徒劳无功。

  从他执政的第八年(1635年)开始,在随后的九年中,包括“绝命诏”在内,他一共下过六道“罪己诏”。

  崇祯八年正月,他家祖坟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掘毁焚烧,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数日之久,一时间凤阳百姓色变,天下舆论大哗。这种奇耻大辱,极易被民众看成是祖上缺德遭报应。为了给祖宗挽回颜面,给政权“维稳”,他咬牙切齿,调集军队先在中原地区“会剿”,后在全国范围内清剿痛剿,并于十月初颁布“罪己诏”,将祖上遭“报应”的责任揽过来: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祖恫民仇,责实在朕。于是张兵措饷,勒限责成,伫望执讯歼渠,庶几上慰下对。又不期诸臣失算,再令溃决猖狂……”

  这是他第一次颁布“罪己诏”,首次承认朝廷失误及局势险恶。但从内容、措辞、语气和行文节奏看,此时的朱由检固然心情沉重,但依旧自负从容,不见些许悲凉哀婉。他表面罪己,实则抱怨“诸臣”,说穿了,还是“天子圣明,罪臣当诛”那一套。这种“罪己诏”的效果也就不难想见。

  崇祯十年,他又一次颁布“罪己诏”,表面原因是北方大旱,久祈不雨,实则是吏治腐败的老问题没有解决,导致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他说:

  “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

  这种时弊痛陈,与其说是锥心罪己,莫如说是拍案而起。但是,根本原因何在呢?仍然是官员误国,而非制度腐朽。

  这样,在苟延残喘中又混了五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病入膏肓的明王朝病情进一步恶化,内外交困,腹背受敌,势如累卵:

  正月,在崇祯的默许下,朝廷派特使赴关外,同清廷秘密谈判,实为乞和。

  二月,李自成在襄城大败明军,杀害陕西总督汪乔年。

  三月、四月,关外松山等城相继被清军攻陷,洪承畴被俘叛变。

  五月,李自成几次三番围困开封。

  七月,贤淑聪慧的田贵妃病故,崇祯悲痛欲绝。

  八月,乞和事泄,朝野舆论大哗,崇祯恼羞成怒,遂诛杀兵部尚书陈新甲,“和谈”彻底破灭。

  九月,黄河堤溃,开封城被滔滔洪水冲毁,一夜之间数十万生灵涂炭。

  十月,李自成于郏县击败陕西总督孙传庭。

  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东腹地,杀害官吏数百人,掠走人口三十余万。

  闰十一月,焦头烂额的崇祯第三次下“罪己诏”:

  “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旰靡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胡平寇以赎罪戾……”

  不用多说,如此“罪己”,何异于自欺欺人,又何异于痴人说梦?

  第四、第五次“罪己诏”,分别颁于崇祯十六年和十七年,皆因李自成“流寇”烈焰冲天,势不可挡。“……皆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又朕之过也。……皆朕抚驭失宜……”

  悲悲切切,泪光闪闪,言词不可谓不恳切,情状不可谓不哀怜。应该说,直到这时这才有点“罪己”的味道。然而,几次三番,连着来,这不成老油条了?哪还有诚信可言?何况人心早已冷漠,大势已去,唠叨这些还有何用?

  第六次“罪己诏”,即临死前血书于煤山的“绝命诏”。从形式到内容到对象,它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遗诏”。它实际是一份“与李自成书”,是写给死敌李自成的,不再指望天上掉馅饼了。“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他内心深处至死不服。因此,绝望之余,他把走到穷途末路的责任统统归咎于“诸臣误朕”。这就说明,他至死都没弄明白“大明”究竟是怎么亡的?

  后世当然看得很清楚:没落与沦丧的社会风气表明王朝曾经拥有的天下其实早已亡了,政权仅剩了一副骷髅架子。因而有人指出,明朝之亡,乃是先亡天下而后亡国的。

  呜呼,“诏”虽已去,但“先亡天下后亡国”之说,何其惊心啊!

相关话题  #儿媳  #性命  #玄宗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