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古典主义作曲家
2024-12-07 虎思国学网 阅读 850
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到最成熟的阶段,就走到了反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这么来的。古典音乐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
很多很多从事古典音乐的教育工作者,都与现代音乐势不两立,哪怕平时去听流行曲的老师,一直都认为以前的好,到底现在曲子是不是没有半首歌好听?
这个关于他们的心态,个个老师都觉得莫扎特,肖邦伟大,你觉得哪怕有人去创作新的古典音乐曲子,这些老师会接受吗?
没有市场,谁去做?
但是最逗的就是,每个老师都去模仿莫扎特,肖邦这些前人,但,他们能超越他们吗?
图4.2.3 维瓦尔第
巴洛克协奏曲在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年- 1714年)手中,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维瓦尔第是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他出生于威尼斯,终生奉神职,被称为“红发神父”,是巴洛克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声乐作品有歌剧49部、清唱剧23部,大量康塔塔、经文歌等。器乐作品包括交响曲23首、奏鸣曲90首和协奏曲500余首,其中包括350首独奏协奏曲(三分之二为独奏小提琴)、60余首乐队协奏曲、45首二重协奏曲(一半以上为双小提琴)。
维瓦尔第稳固了“快—慢—快”三乐章结构,旋律简洁清新,节奏富于动感,独奏声部的演奏技巧显著提高,在处理独奏和协奏之间更强调戏剧性对比,紧张度大大提高,慢乐章扩展成为气息悠长的抒情乐章,作品形式结构清晰。这些特性都使其作品经久不衰,深受大家喜爱,也成为后世作曲家效仿的典范。
所有协奏曲中,最著名的是题名为“和谐与创意”的12首协奏曲(作品第8号)中的1~4首,以“四季”命名,在每一个季节前,都附有十四行诗,解释各段音乐描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