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去世了,死前还有遗愿要长孙无忌辅政,李世民还是很信任他的。长孙无忌先不发丧文,立刻叫自己的好外甥李治回来宫中,准备继位。可以说他是选择自己要忠心的人,却不忠于天下吧。
如此恩宠有加地对待新任皇帝李治,想必他肯定会很受皇帝重用与尊重吧。事实,却完全相反。唐高宗继位以后,想要立著名的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联合一众大臣却极力阻挠。唐高宗也很无奈,带着武则天上门拜访他也无动于衷。
而后,他问当时手握军事大权的将军李绩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李绩本来是长孙无忌那边的人,此时却跳出了是非圈,说是皇帝家事他不宜过问。唐高宗这才大着胆子立了武则天为皇后。一成功做了皇后,母仪天下,对着长孙无忌当然是怨恨有加。
根据《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四年,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称监察御史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与侍中辛茂将鞠之。长孙无忌竟然意欲谋反?当然不可能,自己一手拥立起来的皇帝,哪有可能谋反,不过自古皇帝对谋反这两个字眼是特别敏感。
许敬宗是武则天特意派去陷害长孙无忌谋反之罪的,又以汉文帝杀舅父薄昭的事例劝导皇上,皇帝虽不忍心,不过也同意了,也不去与长孙无忌当面对质。直接将他流放到黔州,儿子等人也流放岭南,家里的亲属都被流放作为奴婢。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后来许敬宗奉命再次去查长孙无忌的谋反案,长孙无忌着实害怕,便被迫自杀了。明明是自己一手拥立起来的皇帝,却这般对待自己,肯定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李治做皇帝有一定的后悔之心,就算不位极人臣也不至于被逼死吧,我是你的舅舅至少让我享下清福吧?
不过皇帝对于谋反一事就算是自己的舅舅也要痛下毒手了。想必长孙无忌死后也不得安息吧。在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才重新为舅舅平反,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成者忠,败者奸。
长孙无忌全部包揽,一直忠心耿耿辅助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大功臣,却因为私心过盛,拥立昏君,最后竟然落得惨死的下场。
评价他是一位忠臣可以,评价他为奸臣也不为过,这样的一个聪明能干有城府的人,我虽然认为他开国的功抵不上拥立昏君的过,不过他为了唐朝的典章制度,对于历史的推进,也是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