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页五0二、五0九。
[3]《春秋左传正义》(四部备要本),卷三八,页一五–一六。《论语》(四部备要本),卷一四,页三。
[4]《左传》,卷一O,页八。
[5]《左传》,卷一一,页五。
[6]《战国策》(四部备要本),卷二0,页一。
[7]参考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工作的总收获》,《考古》,一九五九年五期,页二二二。
[8]《左传》,卷一一,页八。
[9]Chi Li,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8),pp.94—104。
[10]Sen-dou Chang“The Historical Trend of Chinese Urbanizatio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3(2):1963,p.113;大岛利一,《中国古代の城につぃて》(《东方学报》[京都]第三十册),页五三–五四;Paul Wheatley,The Pr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 (Chicago,A1dine,1971.)
[11]Paul Wheatley pp.op.cit.,164–167,fig 13.
[12]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の形成——出土资料在中心とする殷周史の研究》,东京,创文社,一九七五,页二四八以下。
[13]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の形成一一出土资料在中心とする殷周史の研究》,东京,创文社,一九七五,页二七六–二七八。
[14]Kwang—chih Chang,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Anthropologiol Perspective
(Harvard Universit Press,1976.)木村正雄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多在山丘上,似本于章炳麟旧说,见木村正雄,《中国古代帝国の构 成》,东京,不昧堂,一九六五,页七四~七六,但西周城邑的考古遺址却罕见位于山丘之上,K.C.Chang,前引书,页六七,附注五,又页六六附图四。
[15]Paul Wheatley,前引书,页一六八–一七三,又附图一四。
[16]大岛利一,前引文.页五五。
[17]《左传》卷三0,页五;卷三二,页一二。
[18]木村正雄,前引书,六八。《左传》,卷一二,页一二;卷五九,页三。
[19]顾栋高,《春秋大事表》(《皇清经解续编》本),表七之一至七之四。
[20]《左传》,卷二,页一。
[21]《左传》,卷七,页一,二;卷九,页七。
[22]《左传》,卷一一,页一一。
[23]《左传》,卷一一,页八。半伯自己的话见于桓公十八年,但更为简洁,卷七,页一四。
[24]《左传》,卷四五,页一二。
[25]董作宾,《殷历谱》(李庄,中央研究院,一九四五),卷九,页四八以下。
[26]分别见“小臣*殷”,“录*卣”与“竞卣”,白川静,《金文の世界》,东京,平凡,一九七一,页八三,一一0~一一一,一一五。
[27]宜侯矢*出处,参看本文注[1],[2],白川静,前引书。页九七。
[28]以上交通路线的叙述,系节取史念海研究的大意,史念海,《河山集》(又名《中国史地论稿》),一九六二,页六七–八一。
[29]《左传》,卷四O,页九;卷四一,页九。
[30]《左传》,卷一七,页七–八。
[31]《左传》,卷二六,页五。
[32]《国语》(四部备要本),卷一,页一七。
[33]《国语》,卷六,一四。
[34]《左传》,卷二五,页一二;卷五二,页一。
[35]《左传》,卷三七,页七。
[36]《左传》,卷一五,页六。
[37]《左传》,卷二六,页三。
[38]《左传》,卷四七,页一一。
[39]《左传》,卷四二,页三。其他各国有褚师一职者为宋、卫,也是世官。与此相似的則是鲁国的贾正。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表一0,页三一,三七。
[40]顾栋高,前引文,表七之二,页一–一0。
[41]关于城郭问题,讨论古代城市有双重城墙及其作用者,有宫崎市定,《中国古代は封建制度か加都市国家加か》,《史林》,三三卷二号, 一九0。惟城中人口固不必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如宫崎所说 也。
[42]《论语》,卷一三,页三。
[43]《左传》,卷五五,页八。
[44]顾栋高,前引文,表七之二,页二0–二三。
[45]顾栋高,前引文,表七之二,页一二–一五。
[46]顾栋高,前引文,页一0–二0。
[47]顾栋高,前引文,页二二–二五。
[48]《左传》,卷二六,页七。近年考古发掘,在侯马发现古城二处可能是新田的遗址,出土有宫殿废址、铜器和骨器作坊和陶窑。两个古城都不算大,牛村古城南北约一千三百四十至一千七百四十 米。东西长一千一百至一千四百米,西北角与平望古城插接,殆即翼与绛的关系?参看山西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工作总收获》,《考古》,一九五九年五期,页二二二–二二八。
[49]《国语》,卷一四,页一一。
[50]《国语》,卷一五,页四。
[51]顾栋高,前引文,表七之四,页三二。
[52]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涧滨东周城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一九五九年二期,大岛利一,前引文,页六0;参看关野雄,《中国考古学研究》,东京,一九五六,页二八一,及有关名城调查诸篇。
[53]Kwang-chih Chans,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pp.67–68;关野雄,《前汉鲁国灵光殿の遗址》,前引《中国考古学研究》。
[54]《左传》,卷五一,页一。
[55]顾栋高,前引文,七之一,页一四–一六。《左传》,卷五六,页五。
[56]《左传》,卷四二,页六–九。
[57]《左传》,卷四八,页一0。
[58]Cho-yun Hsu,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p.116–118.战国外交使节动辄以百乘出使,《战国策》随处可见,如《战国策》(四部备要本),卷二二,页六,《孟子》(四部备要本),卷六上,页四。《战国策》,卷二二,页三。
[59]《尚书今古文注疏》(四部备要本),卷三上,页七;卷三中,页一二。
[60]《周礼正义》(四部备要本),卷六三,页三;卷六四,页四。
[61]商承祚,《长沙出土楚漆器图录》(上海,一九五五)序,页四。又可参看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的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一九五七年一期,页九九。
[62]《韩非子》(四部备要本),卷七,页四。
[63]《淮南子》(四部备要本),卷一九,页七。
[64]《史记会注考证》(台北,艺文影印本),卷八七,页八–九。
[65]例如《墨子。经说》下:“买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墨子》(四部备要本),卷一0,页一二;此是讨论物价与币值的关系了。
[66]关于先秦货币的著作,王毓铨,《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和发展》(上海,一九五七)及同氏英文著作,Wang Yü—Chuan,Early Chinese Coinage(New York,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y,1951.)
[67]Cho-yun Hsu前引书,页一二一;王毓铨,前引书;Cheng Te-kum,Archaeology in China(Cambridge:Heffer,1963),vo1.Ⅲ,p.70;夏鼐,《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一九六一,页六七。
[68]《盐铁论》(四部备要本),卷一,页六–七。
[69]杨宽,《战国史》,上海,一九五五,页四七–四八,五三–五四。
[70]《战国策》,卷一八,页九。
[71]《战国策》,卷二0,页一。
[72]《战国策》,卷一八,页九;又《韩策》谓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卷二七,页一),病而日行一县县邑之相迩可知。
[73]《战国策》,卷一,页二;卷四,页四。
[74]史念海,前引书。页一一0–一二0。
[75]史念海,前引书,页一二一–一二四。
[76]史念海,页一二四–一三0。
[77]Kwang-Chih Chang,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revised edition,1968),pp.280–305.
[78]夏鼐,前引书,页六八。
[79]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工作总收获》,页二二二–二二八。郑绍宗,《热河兴隆发现的战国生产工具铸范》,《考古通讯》,一九五六年一期。
[80]《史记》,卷一二九,页四五。
[81]《史记》,卷一二九,页三一–三七,四三–四四。
[82]《吕氏春秋》记载宋国制輓的工人,住在贵族司城子罕的南邻。《吕氏春秋》(四部备要本),卷二0,页一O。
[83]《战国策》,卷一一,页三。
[84]关于珠宝店,如楚人卖珠、郑人买椟还珠的故事,见《韩非子》(四部备要本),卷一一,页三;关于银楼有齐人往鬻金者之所夺金的故事,见《吕氏春秋》,卷一六,页一六;关于卖卜,见《战国策》,卷八,页四。
[85]关于酒楼,见《韩非子》,卷一三,页八;关于赌博及倡优,见《史记》,卷一二九,页二九、四三。
[86]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据说有六万家之多,《史记》,卷七五,页二六。又如信陵君也以监门屠夫为宾客,《史记》,卷七七,页四–五,齐宣王在稷下集合了文学游说之士数百千人,《史记》,卷四六,页三一。
[87]《管子》(四部备要本),卷一五,页一四。
[88]《庄子》(四部备要本),卷二,页一四。
[89]《管子》,卷二三,页一五。
[90]《孟子》,卷一四上,页六。
[91]《史记》,卷六九,页二七。
[92]如Wheatley即极为怀疑此数的夸大,Pauld Wheatley,前引书,页一九O。关野雄认为以临淄古城面积计算二三万户是相当合理的估计。《中国考古研究》,东京,一九五六,页一四一以下。中国学者则至今未有怀疑这个数字者。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