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在经济上,军官“吃空”(就是虚报士兵人数,以贪污空额的薪饷和粮代金)贪污司空见惯,克扣士兵的伙食更是“家常便饭”,有的军官甚至还要以“保管”、赌博等形式,勒索士兵的钱财。
在人身权利上,国民党军队内部通行残酷的体罚、肉刑制度,军官对士兵、上级对下级,有随意打骂的权力,甚至可以草菅人命。
地方军阀部队是这样,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不例外。以胡宗南第7 兵团为例,据该部士兵揭发,一些军官虐待、残杀士兵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其430 团的副营长陈×× 当机一连连长时,士兵刘炎春开小差被抓回,陈×× 将刘炎春吊起来毒打,打死后,尸体扔到野外喂狗,还把死者的双耳割下来,悬挂在墙上,然后集合全连宣布:
“你们看这是什么东西?以后谁再逃跑,就这样办!”
其473 团副营长王×× 接新兵的时候,遇见几位病号走不动路了,就欺骗他们说:“谁走不动了,说一声,我放你们回家。”有4 名士兵刚扭头往回走,便被王×× 叫住,王让他们跪在四五丈高的崖边,抄起一根棍子,一棍子一个,把他们全部打到沟底,然后扬长而去。
其158 师军官邓×× 揭发,他当排长的时候,一次跟着迫击炮连连长到四川接新兵,亲眼看见这位连长杀死了20 多名开小差的新兵。多是用铡刀铡死的,还有用“五马分尸”等办法杀死的。有一位新兵跑了,连长便带人到新兵家里去抓,没抓到,就放火把新兵家里的房子烧了。还有一次,没抓到逃兵,就下令让4 名士兵抬起逃兵的家属放在火上烧,直到烧死。
在第144 师的2451 名士兵中,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 人。这些士兵中被棒打过的1238 人,被打残废的22 人,枪毙未死的33 人,活埋未死的24 人……
控诉运动开始后,该兵团的士兵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惊天恸地。第472 团2 营召开控诉大会,第一次就哭昏了31 人,第二次又昏倒了35 人。
控诉大会下来以后,有的士兵两三天吃不下饭,还有的甚至一时精神失常。一位叫何思勤的士兵诉苦后,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也不吃饭了,谁劝他,他都不理睬。后来人们发现,何思勤诉苦以后特别敬重毛主席,于是,到吃饭的时候,就给他写个条子:“毛主席叫你吃饭!”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如果大吵大闹,就再给他写个条子:“毛主席叫你睡觉。”只要看到是毛主席叫做的事情,何思勤非常听话。后来,何思勤在上级批准他参加人民解放军后,喜出望外,逐渐恢复了正常。
从“算细账”、“挖苦根”到“思想还家
轰轰烈烈的控诉运动,彻底撕开了改造旧军队的“突破口”。
随后,便是思想改造的“纵深战斗”。控诉运动的第一步,是“倒苦水”。接下来,就是“算细账”,结合驻地附近的土地改革运动,先算“剥削账”。
原国民党第158 师警卫连士兵张正全过去给地主当长工,一年到头受苦,自己的母亲却活活饿死。算账后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穷的,老是怨命穷,怪上一辈没有留下什么家产。算了账才知道,原来是被封建地主剥削穷的!”
算完“经济账”,再算“政治账”:看看周围的村子,地主、富农占多大比例?不超过百分之十。再看国民党军队,士兵有几个不受剥削压迫?共产党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总有一天会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第三步是“挖苦根”:云南地主老财剥削人,四川的地主老财剥削人,东北的地主老财也剥削人,为什么?万恶的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的“苦根”!
开展控诉运动之前,起义官兵在“国民党消极抗战”、“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等一系列问题上常常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争论中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掉学习积极分子,但经过泪血大控诉后,从前的争论戛然而止,广大起义官兵与国民党反动派不共戴天!
觉悟了的起义官兵,只听共产党的话,起义部队除了共产党,谁都拖不走了!
一位起义团长曾感慨地说:“要讲改造思想,共产党的办法太多了,上下五千年,中外八万里,没有谁能比得上!”
据当年集中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的原国民党第60 军的起义军官说:开展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是坦白运动,当时叫“思想还家”运动。
所谓“思想还家”,就是说起义只是形式上回归人民阵营,灵魂深处旧社会、旧军队的那一套并没有根除,因此,要真正从思想上回归人民阵营,就必须与旧我进行毫无保留的彻底决裂。
与旧我的决裂,是心路历程上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每一位起义学员都要写一份自传,交代自己的全部历史,尤其是要坦白在反共内战期间做过哪些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哪怕是摘了老百姓一个西瓜,都必须一件不落写上去。不仅如此,对别人的罪恶也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揭发。
“思想还家”运动的政策相当明确:在思想领域,共产党不搞“既往不咎”,不管是谁,历史上的罪恶,以往的丑事陋习,必须从思想认识上作彻底清算。在此基础上,不管有多大历史罪恶,只要自己主动坦白了,就不再追究。
“思想还家”运动在部队和军政大学以不同的方式同时展开,并定期交换揭发材料。
后来,在起义部队中也搞了,但名称不同,改造海城起义国民党第184 师时,叫“坦白运动”;改造长春起义的国民党第60 军时,叫“阶级自觉运动”;改造在四川德阳起义的国民党第7 兵团时,叫“揭发与批判旧思想的民主运动”;改造在四川彭县起义的刘文辉部、邓锡侯部、潘文华部时,叫“反对不良风气运动”。
群众发动起来了,人间的什么丑事、恶事都遮盖不住。在昔日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部队里:
第473 团军官马×× 坦白:1949 年该部从宝鸡撤退下来时,胡宗南下令向宝鸡县政府要100辆大车。县长受命后,支派警察到街上、路口,见到老百姓的大车就抓,然后交给马××。一些车主为了要回大车,就把马×× 请去下馆子、打麻将、洗澡、玩妓女。结果,钱大把大把地花了出去,不但大车一辆都没有要回来,车夫也全被编入部队当了二等兵。
第27 师情报参谋傅×× 交代:他直接、间接枪毙、刀砍、活埋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和老百姓共101 人;在山东作战时,还杀了4 名农会干部,并把他们的心脏挖出来吃了。
运动之初,一些官兵满不在乎,个别老兵油子讲述自己调戏奸污妇女、嫖宿娼妓的时候,津津有味,参加讨论的士兵哄笑一堂。
压住这种苗头的办法还是诉苦:在旧社会,你的家人,包括你的母亲、姐妹是怎么受苦的?在旧军队,你自己又是如何给人民群众带来灾难的?这不是忘本是什么?所做的坏事,全推给旧社会、旧军队行吗?自己就一点责任没有吗?花街柳巷的那些妓女是真正“自愿”吗?不,那是一群被金钱和权势摧残的阶级姐妹!
果然,经过诉苦、评议,没人再笑了。有的起义官兵甚至边痛心疾首地反省自己,边嚎啕大哭,当场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表示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建立士兵委员会,确立“党指挥枪”
破旧,是为了立新。一边改造,一边建设。在起义部队建立全新的民主制度,其典型标志,是建立士兵委员会制度。
据当年改造曾泽生起义部队的连指导员浦绍林回忆,建立士兵委员会颇费了一番唇舌。你要打消士兵的顾虑,因为士兵当奴隶惯了。你还得打消军官的猜疑,告诉他们,成立士兵委员会不是和军官作对,是八路的规矩,解放军所有连队都要成立这个组织,这是人民军队性质决定的。
那时,连队士兵没几人识字,选票只好用黄豆代替。投票完毕,监票人当众数黄豆,得黄豆多的几位当选。
士兵委员会成立后,先实行经济民主,由经济委员协助干部管理连队的伙食,监督收支情况,并定期检查,逐月公布账目。每月节余下来的“伙食尾子”,分给大家。指导员还介绍说,这是毛主席、朱总司令20 年前在井冈山上订的规矩。
第一次领到“伙食尾子”,钱虽不多,但士兵那个激动啊,一个劲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就是好!”
起义士兵徐树礼将领到的“伙食尾子”攒起来,攒了半年,买了一支自来水钢笔:“革命了,不加强学习咋行?”
军官们也感慨:“就凭这一件事,国民党军队也该败给八路!”
在经济民主中尝到甜头的士兵委员会,在政治民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整个控诉运动的摸底、发动工作,指导员都得到了士兵委员会的有力配合,各级召开的控诉大会一律由士兵委员会或士兵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主持。
从前见了当官的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士兵,如今,理直气壮地主持控诉旧军队的军人大会。变化,如同地覆天翻。
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起义部队开始陆陆续续发展中共党员,由上而下地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发展新党员最初是秘密进行的,一个一个地发展,只与指导员保持单线联系。等到每个连队发展到三五个党员以后,团政治处举办新党员训练班,对外称“政治训练班”,成批培训新党员和积极分子。到政治整训后期,党的各级组织已经自上而下全部建立,连有小组(整训结束不久,支部开始建在连上),营设支部,团设党委,整个起义部队完全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全军各级党组织公开后,党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军队的各项政治工作也热火朝天地开展了起来,并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多少年后,不少起义官兵回忆,当年的指导员、教导员、政委们不仅平易近人,还给他们留下了读书多、见识广、思想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些政治工作干部多数文化程度并不高,只不过他们宣传官兵平等、军民一致的启蒙道理,给了那些奴化意识根深蒂固的起义官兵以耳目一新、没齿难忘的人权启迪,进而实现了麻木灵魂的彻底觉醒。
灵魂裂变的链式反应
改造旧军队,当年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有一项创造:培养先起义的官兵,去滚动改造后起义的部队。
以改造国民党地方军阀武装之滇军为例,国民党第60 军之184 师于1946 年5 月30 日在辽宁海城起义后,就让他们撤往后方根据地集中“学习”,其中,有五六百名官兵先后被送往军政大学和轮训队接受系统的政治教育,占这支起义部队兵力的四分之一左右。
显然,在战场形势十分严峻、战争资源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耗费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彻底改造这支起义部队,并在起义官兵中下大力气培养一大批共产党的干部,其着眼点在战略上。
1948 年10 月17 日,滇系国民党第60 军在长春起义后,东北军区迅速向起义部队调派解放军干部410 人,其中海城起义的云南籍官兵在60%以上,且多安排在改造起义部队的第一线,担任连指导员或营教导员。
1949 年12 月,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20 兵团(前身是北伐时期的黄埔军校教导团)和范绍增(电视连续剧《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傻儿司令》的历史原型)的袍哥武装“国防部挺进军”在四川起义后,交由长春起义部队成建制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 军负责对其实施改造,由军政治部副主任张梓桢带领几百名干部进入这两支起义部队。这几百名干部骨干,90% 以上为海城起义和长春起义官兵。
用控诉运动改造旧军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后期得到了普遍推广。渡江战役后,毛泽东主席就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曾亲拟电报指示中共华中局:“按照改造曾泽生、吴化文部的方法加以改造。”
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在百万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中,成建制改编并长期保留下来的野战军,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 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该军首批出国,先后参加了第一、二、三、四次战役,渡海攻岛等战役战斗,以及朝鲜北部西海岸防御。其中,在第三次战役中,其所属第149 师创造了两个步兵营用爆破筒、炸药包、手榴弹,全歼英军第29 旅一个坦克营的战争奇迹,其所属第442 团1 营率先攻占汉城;随后的第四次战役,该军以极为简陋的武器装备,在弹药补给极为困难等恶劣条件下,于汉江南北两岸顽强坚守50 昼夜,胜利完成了掩护我军主力在中线集结并实施反击的战役任务,获得了毛泽东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的交口赞誉。彭总曾拍板:“有我彭德怀在,50 军不但不会编散,而且优先换新装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团以上单位被志愿军总部批准授予称号的,只有“白云山团”,即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 军149 师447 团。该团坚守白云山主峰的第5 连,是长春起义部队唯一发生叛变的连队。据当年曾被叛兵绑架过的该连指导员高汝云回忆,叛变平息后,他将多数叛兵从监狱里带回连队,经过教育,其中不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还被提升为干部,还有部分战士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流尽了最后一滴热血。
该部起义将领陇耀师长的长子陇涤湘闻知此事后,脱口就是一句:“共产党就这点,太神奇了,真的!”
在百万倒戈官兵灵魂裂变后营建的精神家园里,广大起义官兵实现了重树人生目标的心灵皈依。在笔者采访过的起义官兵中:
参加长春起义的中校副团长马占伟转业到地方后,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劳动教养3 年,然而在69 岁那年,还是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了却夙愿。
长春起义的中校副团长、代理团长李峥先,第三次在中国共产党党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时,88 岁。
海城起义少尉赵霖芝患癌症临终时,在其散发的《告战友书》中,述说了其毕生追求的理想天国:“我去的地方,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我去的地方,没有阶级,更没有压迫;我去的地方,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所有的人一律平等;我去的地方,每周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