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堂到暗室:天子听政
2024-10-24 虎思国学网 阅读 219
明堂,从字面解,乃宽敞明亮之厅堂。在上古时代,明堂则是议论朝政、进谏纳谏或祭祀之地,之所以称作“明堂”,据说是取“明目达聪”之意。
《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从这一记载看,早在神农氏时代,就有了明堂,其结构,上有大屋顶,四面有柱无墙,虽不能与现在的豪华礼堂相比,但却可以遮雨雪、挡骄阳,臣民们可以自由进入。而君王则怀着为民的公心,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后世几代君王,也效法神农氏,建起明堂。《管子·桓公问》:“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明台、衢室、总街之室、灵台,皆是明堂,可见,几代君王都把明堂作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讨论时政,听取臣民批评与建议的场所,并且将民众的不满作为施政的鉴戒。
至于君王在明堂听政的场面,及与会者是哪些人,史籍也有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国语·周语》)公卿、士人、史官、聋子、瞎子、近臣、皇亲、老叟、百工、小民,都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朝政的看法,近臣对君王的过失尽力进行规劝,内亲外戚对君王尚未明察之事加以弥补,聋子史官可以对君王进行教诲,七八十岁的老者可以对朝政提出修正意见,连百工都可以进谏,小民都可以将下层社会对朝政的种种议论传递上来,然后君王对大家所提供的批评和建议进行斟酌,修正以往政策的错误,或制定新政,于是“事行而不悖”。这种听政场面,真是一次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的大会。据此,我们说“明堂”乃取“公开透明”之意,也未尝不可。
然而,明堂听政制度虽好,却不为后世大多数帝王所喜,随着皇权专制制度的建立,“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明堂听政制度便彻底结束。帝王们虽然仍在朝堂上听政,但那只是听取大臣的意见,社会各阶层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尽管有些正直敢言的大臣,能够向帝王老爷反映民间的呼声,但帝王们听取批评建议的渠道,与明堂相比,就如同小溪之于大河。而朝廷的许多重大决策,往往出于暗室,朝堂听政,往往只是走过场,不过是让群臣将皇帝老爷已经决定之事表态通过而已。
我所说的暗室,当然不是阴暗的房间,而是秘密议事,生怕众人知悉之地。没来得及确定接班人的帝王,死后由谁来继承帝位这样的大事,老太后和几个大臣在暗室里嘀咕一番,就搞定了,别说听取人民的意见,连大多数朝臣的意见也不必征求。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皇帝与几个近臣在暗室里密商一番,就制定了,自以为英明伟大的皇帝,只要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连密商也嫌多余,不管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只要是他老人家决定之事,谁多嘴整谁,或谁反对宰掉谁,群臣若想推翻他的决定,比推翻一座大山还难。而上行下效,各级官员也如此这般,无论是用人还是制定某项政策,多喜与心腹密商于暗室,或自行决之于府第,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事情搞定,而后公布之、推行之。事情既已决定,属下无论提什么意见,都是嘴上抹石灰——白说。仅是白说,还算幸运,闹不好还会被决策者记下一笔账,留待秋后算之。
暗室议事定策,可以避免众说纷纭难下定论的麻烦,可以不受反对者的干扰,顺利贯彻自己的意图,可以一意孤行,想用谁就用谁,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上至皇帝,下至县官,乃至更小的头目,谁不喜之?因此千百年来,这种秘密或曰神秘、诡秘的干法,一直为许多权要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