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团圆节。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古时候八月秋收时节要举行秋社,是丰收后酬谢土地神的。到魏晋时过中秋已十分普遍,唐朝时中秋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到明清时此节与元旦同样重要。对月神崇拜是中秋节形成的重要源头。但最早敬月神只是在月圆之日,并沒固定在某月进行,至唐初才固定为八月十五。
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饮酒吟诗作文,成为上层社会和民间庶民百姓的一件趣事。
中秋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月文化.团圆文化是中秋节的核心,因为人人盼望阖家团圆,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不仅寄托着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盼望团圆的期愿,而且凸显着中国人思乡思亲的情愫,更传承着我们传统的和谐文化。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