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的历史变迁
2024-10-10 虎思国学网 阅读 483
幞(fú)头,又名折上巾、软裹,是一种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起始于汉代。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
幞头因穿着便利富有变化而深受宫廷内外、社会各阶层欢迎,成为百官士庶的常服。其形制变化与发展体现了官员服饰等级性和实用性博弈交融的特性,同时反映了民族融合、文明交汇的历史现实。
幞头脱戴方便,华贵中显得活泼,是汉民族服饰的一颗璀璨明珠,沿袭的时间长达一千余年,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睹物怀古,幞头仍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依依不舍的历史情结。
幞头起始于汉代,当时叫幅巾,还不叫幞头。最初为一块方形的头巾,长宽与布幅相等。汉民族有蓄发的习惯,古代汉族男子为了方便劳作,常用一块布帛从前向后裹住头发,并在脑后打结固定。幅巾产生之后最先在平民阶层盛行,东汉起幞头逐渐成为各阶层通用的服饰品。
隋初幞头多为软裹软脚,以一块全幅黑色罗帕向后包裹发髻,形象上较矮平,形制简单。幞头的“脚”即指系于脑后两根带子的剩余部分。软裹与软脚指幞头主体和幞头脚内无硬质支撑物,即为织物包裹发髻后的自然状态;与之相对的硬裹与硬脚为幞头主体和幞头脚内增加了竹、木、金属等硬质材料,使幞头外形更加硬挺。
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幞头内增加了桐木骨架,作为幞头下的衬垫之物罩在发髻上,使其顶部高起,外形更加挺拔,当时称这种幞头的内架为“巾子”,也称为“山子”。隋末至初唐是幞头走向流行的重要时期。唐初多沿袭前朝旧制,李世民采纳了大臣马周的建议,令幞头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当时很盛行软裹软脚幞头。幞头顶部突起不明显,但较北周、隋代的幞头,初唐时期更具幞头之形。
初唐时期,幞头脚均以轻薄柔软的纱罗制成,故统称软脚幞头。初唐至中唐的幞头种类多样且形态各异,幞头顶部和两脚的变化丰富,但大多为软裹软脚。初唐后垂于脑后的两脚逐渐加长,称为长脚罗幞头。长脚样式原出自宫廷,多为皇帝赏赐。中唐时两脚渐短,有的还将两脚反曲朝上,称为翘脚幞头或朝天脚幞头;也有的将幞头脚插入脑后的结内,从侧面露出两角,用以装饰。
随着幞头的广泛流行,唐初内衬的硬质巾子大兴,材质以桐木和藤草为主,表面裹以纱罗。中唐时期,裹在硬质巾子上的布帛没有固定,每次穿戴时需重新裹系。中唐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硬裹硬脚幞头,不用裹系,穿脱方便,与同期软裹幞头的形制相似,顶部呈圆形,脑后两脚呈“一”字或“八”字型展开,相比之后五代和宋代盛行的幞头而言略小,属于承前启后的样式。
晚唐及其之后的硬裹硬脚幞头晚唐时期,盛行硬裹硬脚幞头,即将布帛等织物固定在巾子上,并在幞头脚中加入了铁丝、铜丝、竹丝作为骨架,使两脚上翘犹如一对硬翅,也称“翘脚幞头”。相比软脚幞头,硬脚幞头更加挺拔有型,为使幞头的表面更美观,人们还在巾子外的织物上涂漆,使其更为坚硬。后来内衬的巾子逐渐消失,仅剩外部漆壳,幞头额前打结的两脚多用于装饰或弃之不用。
这种变革使幞头的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也使其穿脱更加方便,此类幞头的形制也在宋代得以延续和发展。硬裹硬脚幞头的出现使幞头结构更加倾向于冠类首服,幞头的两脚开始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向装饰功能转变,并对幞头的穿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代时期,幞头的样式多为直脚、交脚、曲脚、翘脚、朝天脚等。直脚又名平脚或展脚,即幞头的两脚平直向外伸展。五代时,君臣就开始戴直脚幞头,翘脚与垂脚形式的幞头在晚唐和五代时期同时存在。宋代幞头花样繁多,如交脚幞头、曲脚幞头、高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玉梅雪柳闹鹅幞头、银叶弓脚幞头、曲脚向后指天幞头等。材质上内衬木骨,表面为纱质,外面涂漆,为前低后高的台阶状。
宋代幞头的两脚平直向两侧伸展,并用铁丝衬在幞头脚内将之撑开并加长,目的是防止百官上朝时交头接耳谈私事,遂变化幞头脚的长度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宋代幞头色彩不再局限于黑色,在宴会等喜庆场合产生了色彩鲜艳的幞头。
宋代之后,幞头又被元、明等朝代沿用,其形制的变迁更多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如明代的乌纱帽,已演变为官僚与仕途的符号。幞头在中国历史上通行了千余年,直至清初冠帽被满式冠帽所取代并逐渐退出服饰舞台。